首页 加拿大pc28在线预测软件绿色版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格律诗的排律是怎样的?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2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52

图片

一、排律与律诗的四要素

排律是一种特殊的律诗形式,它在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。五言排律是五言律诗的加长版,七言排律则是七言律诗的加长版。无论是五言排律还是七言排律,它们都必须符合律诗的四个基本要素:平仄、押韵、对仗、黏连。

1. 平仄:平仄是律诗的音律基础,规定了诗句中每个字的声调。在排律中,平仄的规则与律诗完全一致,每一句的平仄都要按照特定的格式排列,相邻的两句平仄相对,上下联之间平仄相黏。

2. 押韵:排律的押韵规则与律诗相同,通常在偶数句的句尾押韵,且韵脚必须属于同一韵部。押韵的字一般要求平声韵,以保持诗歌的和谐与流畅。

3. 对仗:对仗是律诗的重要特征之一,排律在这方面要求更为严格。除了首尾两联之外,中间的所有联都必须两两对仗,即上下两句的词性、词义、结构都要相对应,形成工整的对仗关系。

4. 黏连:黏连是指律诗中相邻两联之间的平仄关系。在排律中,除了首尾两联外,中间各联的平仄必须保持黏连,即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相同。

二、最具盛名的排律:科举试帖诗

在古代科举考试中,排律是常见的考试形式,尤其是五言排律。科举试帖诗大多要求考生以五言排律的形式作答,这种形式能够充分考察考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。其中,唐代诗人钱起的《省试湘灵鼓瑟》是科举试帖诗中的经典之作。

善鼓云和瑟,常闻帝子灵。

冯夷空自舞,楚客不堪听。

苦调凄金石,清音入杳冥。

苍梧来怨慕,白芷动芳馨。

流水传潇浦,悲风过洞庭。

曲终人不见,江上数峰青。

在这首诗中,中间的五联两两对仗,上下相邻的句子保持黏连,完全符合排律的规则。这种形式的诗歌在科举考试中被广泛应用,成为衡量考生文学水平的重要标准。

三、最早的排律

格律诗在南北朝齐梁时期就已经出现,完全合乎标准的格律诗也出现得很早。南北朝梁朝、陈朝时期,著名诗人阴铿的《新成安乐宫》是一首非常标准的排律,其格律严谨,对仗工整,甚至比初盛唐时期的许多律诗还要规范。

新宫实壮哉,云里望楼台。

迢递翔鹍仰,连翩贺燕来。

重檐寒雾宿,丹井夏莲开。

砌石披新锦,梁花画早梅。

欲知安乐盛,歌管杂尘埃。

这首诗不仅符合律诗的平仄、押韵、对仗和黏连规则,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,展现了新宫的壮丽与繁华,体现了排律在早期的高水平发展。

四、比较长的排律

排律的长度可以远远超过普通的律诗,甚至可以达到数百韵。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都曾创作过长达100韵的排律。例如,白居易的《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》和元稹的《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》都是经典的长篇排律。

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》(节选)

南去经三楚,东来过五湖。

山头看候馆,水面问征途。

地远穷江界,天低接海隅。

飘零同落叶,浩荡似乘桴……

元稹《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》(节选)

我病方吟越,君行已过湖。

去应缘直道,哭不为穷途。

亚竹寒惊牖,空堂夜向隅。

暗魂思背烛,危梦怯乘桴……

这两首诗都达到了100韵,即1000个字。创作如此长篇的排律需要极高的文学素养和严谨的写作技巧。诗人不仅要保持次韵的准确,还要注意平仄、黏连和对仗,中间98联的对仗必须工整,这对诗人的文学功底和创作能力是极大的挑战。

五、最长的排律

排律的长度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。明代文学家胡应麟的《挽王元美先生二百四十韵》是目前已知最长的排律之一。这首诗共有240韵,即2400个字,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排律形式的极致运用。

排律作为律诗的一种扩展形式,以其严谨的格律和丰富的表现力,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。从科举试帖诗的经典之作到南北朝时期的早期排律,再到唐代诗人创作的长篇排律,排律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度成就。而胡应麟的《挽王元美先生二百四十韵》更是将排律的长度和难度推向了极致,成为排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
图片

感谢阅读

—— The end ——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加拿大pc28在线预测软件绿色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